最近更新 | 关注微信 | 手机版
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 领取红包优惠券福利

网站首页 > 创业故事 > 名人创业故事 正文

5个名人创业小故事

故事亭 2023-01-02 名人创业故事

名人创业故事一《比尔·盖茨放弃哈弗创立微软》

  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拥有的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饭店。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可最受欢迎的、也是客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鸡,仅此就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多年来,他的客人一直对他烹制的炸鸡赞赏有加。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的生意突然间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关门歇业。被逼无奈,桑德斯上校决定向其他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的配方,以换取微薄的回报。

  在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的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一个人在任何年龄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况到了退休的年龄还被人嘲笑,这就更令人难以接受了。而这恰恰发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连不断地被人拒绝,可见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没有找到买主之前,他开着车走遍了全国,吃住都在车上,就在被别人拒绝了1009次后,才有人终于同意采纳他的想法,购买他的配方。从此后他的连锁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载入了商业史册。这就是肯德基的由来。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树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话说:“神枪手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的!”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认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两者都是阻碍大多数人勇于改变的关键原因。如果你能够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不放并坚持不懈,那么很快你就会超过大多数人。记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达到一个目标,就一定会有办法取得成功。

成功创业小故事二

  正威集团王文银

  王文银,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王文银是一位天生的“赌徒”,他爱冒险,知进退,在商海中纵横捭阖二十余年,成为营收千亿的“世界铜王”。

  辞职创业

  王文银是地道的农民出身,生活的艰辛让他立志要有所作为。他发奋读书,考上了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收入稳定,令人羡慕。

  然而,王文银的骨子里充满冒险精神,1992年,不安现状的他毅然辞职,南下打工。到了深圳,他身上只剩下10块钱。

  为了给事业打好基石,他从一家企业的仓库保管员做起,勤奋刻苦,背下了几千种物料的编码。不到一年,王文银就被提拔为总经理。

  之后,王文银进入日本日立公司工作,却在一桩买卖中被老板“看不起”,他决定自立门户。

  1995年,王文银创立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主营电源线。

  当时,王文银亲自上阵,和工人一起熬夜加班,晚上就睡在车间。他白天送货,晚上谈业务,忙得不可开交,工厂迅速获得盈利,步入正轨。但是,命运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

  一位潮汕客户下了一个大单,却连人带货跑了,王文银损失数百万元,濒临破产。痛定思痛,王文银挨家挨户拜访供应商,希望对方答应自己分期还货款,最终成功化险为夷。

  后来,王文银还做了一个模拟失败试验。他故意宣称下属的一个工厂即将倒闭,来测试供货商的态度,由此筛选出了那些值得同舟共济的供应商,让企业发展更加稳健。

  然而,真正让企业实现质的飞跃,是王文银的三次豪赌。

  三次豪赌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呼啸而至,社会经济萧条,企业纷纷缩紧银根。但是,王文银却在危机中看到了转机,认为这是低成本扩张的好机会。

  他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进100台设备,大幅度提高企业产能,客户纷至沓来。经济复苏后,电源线市场需求旺盛,快人一步的王文银赚得盆满钵满,名声大振。

  1999年,正威国际集团诞生。

  2003年,“非典”肆虐,举国恐慌,股市大跌,经济低迷,企业普遍放慢投资步伐。

  王文银再次逆势而为,准备豪赌一场,买下国内几座大的铜钨矿山。尽管遭到众人反对、合伙人撤资的威胁,他依然坚持到底。

  事实证明,王文银的决策是正确的。“非典”过后,国内外铜价不断攀升,王文银买的矿山价值翻了数倍,正威国际集团一跃成为百亿企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大地,铜价暴跌,王文银再次果断出击,“赌”了一把更大的。

  他大举扩张,并购欧美铜加工企业,买入几十万吨现货铜,并且设立了三个海外总部,令人瞠目。

  这一次,王文银又成功了,市场回暖后,正威迅猛发展,年营收屡创新高。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正威国际集团营收高达4900亿元。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每一个成功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疯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成功创业小故事三

  南孚电池陈来茂

  陈来茂,南孚电池创始人。

  出身闽南农家的陈来茂有着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他的经营下,南孚电池从一个7人小厂成长为中国电池行业龙头企业,连续20多年稳居国内销量第一。

  在夹缝中生存

  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陈来茂经历了十年的蹉跎岁月。1976年,他调入南平电池厂,凭借努力从技术股长一路做到厂长。

  南平电池厂于1954年由7人创立,是一个位于偏僻山沟里的落后小电池厂。面对企业发展困境,陈来茂迎难而上,通过一系列策略让南平电池厂“走出去”。

  他先是制定了“少批量、多品种、低价格”的方针,然后与北京、上海等电池厂联营,用他们的牌子生产电池,在上海、北京等地区销售,同时多次进行技改,提升技术水平。

  尽管改革卓有成效,但是企业只能跟在知名大电池厂的背后,加上国有企业的“桎梏”,让陈来茂觉得“自己空有一股力量,就像缚在茧里的蚕,任凭自己怎么左冲右突,就是使不上劲。”

  1986年,北京、上海两个联营厂不再与南平电池厂联营,企业濒临倒闭。陈来茂想把南平电池厂“嫁”出去,成为某大厂的一个车间,可是对方根本不屑一顾。

  陈来茂深受刺激,他决心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将南平电池厂做强做大。

  研发碱锰电池

  陈来茂考察了国外先进企业,发现美国的碱锰电池已占干电池总量的70%,而国内碱锰电池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他踌躇满志,“要干就干大的,上世界一流的产品,一步到位”,“以开发LR6碱锰电池为突破口,打一场企业的翻身仗。”

  但是陈来茂深知,要想施展拳脚,就必须跳出原有体制的束缚,创建一个新的平台。于是他四处奔走、多方周旋,于1988年成立中外合资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有了这个创业平台,资金问题迎刃而解,陈来茂顺利引进LR6碱锰电池生产设备和技术。

  “当时我们提出了‘抓住机遇求生存’的口号,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解决了南孚生死存亡的关建问题。”

  之后,随着BP机风靡全国,七号、五号碱锰电池的需求大幅增长,他再次果断出击,大胆实施“负债经营”,引进全国第一条七号碱锰电池生产线关键设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对优质产品的迅速布局,南孚的成功还得益于陈来茂“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

  抓两头带中间

  当时,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结构都是“两头小中间大”,即研发和营销环节薄弱,中间的生产环节相对很大,陈来茂审时度势,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

  1999年,引进外资热潮兴起,经南平市政府撮合,股东以南孚69%的股份作为出资与摩根士丹利等投资公司合资组成中国电池有限公司。

  南孚进入了新的阶段,陈来茂开始重点实施“抓两头”战略,全面强化研发和营销系统。

  在研发方面,他建立南孚技术中心,投入巨额费用研发新产品,研发队伍涵盖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等,先后开发出20多项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在营销方面,他在全国建立了立体营销网络。截至2015年6月,南孚电池在国内有数千个经销商、200万个零售商。

  2015年,在鼎晖的运作下,南孚借壳亚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一跃成为市值超过100亿的巨无霸。根据AC尼尔森数据,南孚电池连续20多年国内销量第一。

  如今,南孚已是家喻户晓的电池品牌,陈来茂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一段闽商传奇。

名人创业故事四《腾讯五兄弟的创业故事》

  这是一个难得的兄弟创业故事,其理性堪称标本。12年前的那个秋天,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这5个创始人的QQ号,据说是从10001到10005.为避免彼此争夺权力,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伙伴约定清楚:各展所长、各管一摊。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O(首席行政官)。之所以将腾讯的创业5兄弟称之为“难得”,是因为直到2005年的时候,这五人的创始团队还基本是保持这样的合作阵形,不离不弃。直到腾讯做到如今的帝国局面,其中4个还在公司一线,只有COO曾李青挂着终身顾问的虚职而退休。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企业迅速壮大的过程中,要保持创始人团队的稳定合作尤其不容易。在这个背后,工程师出身的马化腾从一开始对于合作框架的理性设计功不可没。

  从股份构成上来看。5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马化腾出了23.75万元,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出了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了6.25万元,占12.5%的股份;其他两人各出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虽然主要资金都由马所出,他却自愿把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47.5%。“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而同时,他自己又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

  保持稳定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搭档之间的“合理组合”。

  如果说,其他几位合作者都只是“搭档级人物”的话,只有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其大开大合的性格,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不过或许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他最早脱离了团队,单独创业。

  可以说,在中国的民营业中,能够像马化腾这样,既包容又拉拢,选择性格不同、各有特长的人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并在成功开拓局面后还能依旧保持着长期默契合作,是很少见的。而马化腾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设计了创业团队的责、权、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权力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名人创业故事五《霍英东的创业故事》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2008年6月截止的上个财年,微软公司的收入达620亿美元,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William H.Gat es II,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已故的母亲,Mary Gates,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 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



关于本站

故事亭是以故事为主题的网站,提供热门故事在线阅读,推荐优秀的故事小说,收集最经典的故事文章,让广大读者在故事中成长,在故事中学道理!

本站域名 www.gushiting.com 是故事亭的汉语拼音,方便大家记住域名,记得收藏网址哦!

微信公众号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