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史趣闻
-
杨桂枝是是谁?她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杨桂枝 别称:杨皇后 封号:平乐郡夫人——婕妤——婉仪——贵妃——皇后——皇太后 尊号:寿明慈睿皇太后、寿明皇太后 谥号:恭圣仁烈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严州府 去世时间: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电视剧中国民党称呼哪个是真?局座师座并不常用
实际上在当时国民革命军的将领之间,称呼是非常讲究的,不但“校长”不能乱叫,兄长也不能随便认的,套近乎也要按规矩讲辈分。 影视剧中的蒋介石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周渝,原题为:《校长兄长不能乱叫局座师座并不常用》 在民国题材影视剧...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长征中的女杰:康克清称长征就像每天出去散散步一样
长征结束后,康克清曾对海伦·斯诺说,长征并不十分艰难,“就像每天出去散散步一样”。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6期,作者:吴东峰,原题为:《长征中的女性》 参加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中有30名妇女干部,女护士和女勤务兵寥寥无几,3...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知青忆惊险一幕:因将拖拉机挂错档 顺陡坡飞驰而下
“铁牛”像匹脱缰的牦牛一样,顺着陡坡飞驰而下,我踩脚刹、捏手刹都没有反应,顿时脑子一片空白,同行常说的“飞车”出现了,坡下就是村庄,马路中间还有孩子在玩耍。 知青开拖拉机 本文摘自:《河南商报》2016年5月10日B02版,作者:王...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为何与西南联大相比西北联大的名声不为多数人所知?
但更重要的因素,笔者以为是学校名称存在时间太短。“西南联合大学”,在合组的8年多时间,名称一直未变。而“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开学不过数月,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便分拆出去;不过一年光景,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分别独立,连名称也没有了,...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老知青忆:下乡十年后参加高考被人误认为是监考老师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6年6月2日14版,作者:龚建中,原题为:《恢复高考,“独木桥”步步难行》,本文系节选 1966年我高中毕业就下乡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让我喜极而泣。当时孩子才两个月,我们夫妻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孩子,...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宋光宗皇后李凤娘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李凤娘,安阳人,生于公元1144年,去世于公元1200年,父亲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原配妻子,同时也是南宋第四代皇帝宁宗赵扩的母亲。李凤娘是两宋时期一位比较传奇的皇后,她是著名的悍后,对南宋的政局影响极大,南宋三位帝王都曾经直...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宪圣慈烈皇后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宪圣慈烈皇后?
人物档案 姓名:吴氏(吴绍芬) 别称:吴皇后、寿圣太上皇后 出生地:开封 去世时间:公元1197年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宋朝 坟墓:永思陵 谥号:宪圣慈烈皇后 职业:皇后→太后→太皇太后 出生时间:公元1115年 主要成就:是...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老知青忆:干旱区插队喝水难 不知水瓮何时有死老鼠
一次,好些天未清洗水瓮了,我们几个知青把水瓮腾空,除瓮的底部残留一层泥土,谁知,瓮底有一只巴掌大的死老鼠。娘哎!饮用多日,不知老鼠淹死多久咧,我们男女知青惊恐万分,面面相觑,口吐舌头,缄默无语,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知青资料图 ...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叶剑英忆49年毛泽东面授机宜:没有给解放香港的任务
1949年8月初,叶剑英衔命南下之前,毛泽东数次召他去面授机宜。毛泽东谈了八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八个问题涉及香港,就是“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干涉”的问题。 本文来源:《快乐老人报》2016年5月26日14版,作者:陈敦德,...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为何中共地下党外出工作要避免在公开场合坐美女身边
隐蔽工作的纪律还要求外出人员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坐在漂亮女人身边,因敌特出于本能愿意盯着美女,对她们身边的男人自然也会引发兴趣,很容易引来盘查和留难。 《潜伏》剧照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徐焰,原题:国共隐蔽战线较量真相:蒋...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知青忆当年:虽不挣钱 但被老乡追着看病是最幸福的
所以我上山下乡最大的体会之一,人那时候活一种精神、活一种成就感。那时候我一分钱不挣,而且搭了好多钱,把家里带来的东西都搭进去,在农村被老乡追着给他们看病,那是最幸福的一段生活。 孙立哲男,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附中67届初中生。知...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1930年广州“倒屎婆”罢工 全城百姓被熏得好惨
1930年10月初的一天,全城百姓一觉醒来,个个惊恐地发现,城内数千粪工居然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屋内的马桶固然无人前来清理,外头的茅厕也几乎都挂上了“修整厕所,请往别处”的木板,一时间,“方便”成了大问题。这些平常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民国才女关露因何革命任务被误判为汉奸文人?
在潘汉年和廖承志面前,关露坦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也恳请组织上对她今后的工作再作些指示。潘汉年说千万要注意,你在那里只能用耳朵和眼睛,不要用嘴巴。以后要有人说你是汉奸了,你可不用辩护,你一辩护就糟了。关露回答,我不辩护就是了。她不知道,这个...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为防止重蹈苏共悲剧毛泽东曾一再强调党内不许搞侦察
周恩来提出的“一不许”原则,对保障中共后来正常的党内生活极为重要。苏联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原为“契卡”,后简称“格别乌”,上世纪50年代改称“克格勃”)在列宁去世后便开始涉入联共(布)内部斗争,后来甚至发展成为领袖个人的监视工具,成为恐...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如何评价南宋理宗皇后谢道清?谢太后到底长的漂不漂亮?
谢道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谢太后,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在南宋末年政局不稳的情况下,谢道清一力挽救颓局,以女子之身,在存亡之际安排好后路,给南宋续命三年之后,慷慨赴死。乱世出英雄,谢道清只是一个女儿身,更是让后世人敬仰的女英雄。 观谢道清此人...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谢道清的民间故事 谢道清到底是好是坏?
宋朝历代有许多后妃,但是对于他们,史官通常选择的都是忽视。要不就篇幅很小,或者一笔带过,要不就是干脆没有记载。但是在众多的后妃之中,唯独只有谢道清谢太后,在史籍上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只这一点,便可以说明谢道清与旁人不同。不仅仅是正史,就是在民...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西汉太守赵广汉用哪项“新发明”解决豪强勾结问题?
面对复杂混乱的局面,赵广汉受储钱罐的启发,模拟储钱罐的外形发明了举报箱。 赵广汉像 本文摘自:《天津日报》2016年5月30日10版,作者:佚名,原题为:《西汉赵广汉:发明“举报箱”》 西汉时期的赵广汉一生为官正直,不避权贵,嫉恶...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56年陶铸视察某县为何发火:国家这么穷你们这么奢侈
1956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到某县检查工作,县委领导在招待所设宴为他接风。陶铸看到餐桌上的鸡鸭鱼肉,眉头一皱:“现在国家这么穷,你们却这么奢侈!” 陶铸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作者:孙新,原题为:《陶铸的“三不准...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三反五反”后犯错商人为何不怕被罚款而怕作检讨
要说商人厚起脸皮,罚款不在话下。可是要交“检讨书”,在那个时候可是“最要命”的。经过了“三反五反”,最怕沾上“奸商”二字,要公开书面检讨,以后还怎么混呢!那时的观念是不怕罚钱,就怕开会作检讨。 三反五反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近代西医也曾迷信:鼠疫是“上帝带给人类的惩罚”
对于西方人而言,香港鼠疫无异于欧洲中世纪黑死病梦魇的再次降临,其可怕程度往往被欧洲人视为来自“上帝的惩罚”,所以为了避免各自国家和殖民地感染鼠疫,很快作出反应,纷纷宣布各自通商口岸的港口检疫规章和制度。 《辟瘟丹方》,《申报》1894...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揭秘唐玄宗最迷恋的出游地:在位44年共去了41次之多
唐玄宗极为迷恋骊山温泉,在位44年,几乎岁岁巡幸,共达41次之多。 本文摘自:《长春日报》2016年6月7日第7版,作者:佚名,原题:《现代旅游新形态古人早就玩过了》 今天的人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历史上最...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谢太后谢道清简介 谢道清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谢道清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南宋 出生地:临海市 出生时间:公元1210年 去世时间:公元1283年 丈夫:宋理宗 养子:赵基 父亲:谢渠伯 祖父:谢深甫 职业:政治家、皇后、太后 主要成就:用自己的投降...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杨皇后杨桂枝的身世考证 如何评价杨桂枝?
杨皇后,也就是历史上的宋宁宗赵扩的恭圣仁烈。杨桂枝是宋宁宗的第二任皇后,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宫中女伶。三十四岁成为皇帝后妃,随后一飞冲天,完成了自己由宫女到皇后的传奇人生。 杨皇后聪明、玩弄权术,能从一个小宫女排到皇后,到太后,到拥有...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曹操手下的“特种部队”虎豹骑:招募标准为百中挑一
曹操到底有没有特种部队?答案是肯定的,《三国志》有记载。在《三国志》第九卷的“曹仁传”里,提到曹仁的弟弟曹纯,专职掌管曹操麾下一只名为虎豹骑的部队。成为虎豹骑成员的门槛很高,招募的标准是在部队里百中挑一,“曹仁传”后面所附的裴松之注说:...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辽国摄政太后萧绰简介 萧绰萧燕燕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萧绰 字:燕燕 别名:萧太后 谥号:睿智皇后 尊号:承天皇太后 国家:辽国 民族:契丹 所处时代:辽穆宗、辽景宗、辽圣宗时期、北宋 出生时间:公元953年 去世时间:公元1009年 父亲:萧思温 丈夫:辽景宗、韩德让 ...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清朝皇帝后宫妻妾能拿多少“工资”?其实少得可怜
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了,必须引入“工资”制,在清朝,那不叫工资,叫宫份。宫份是多少呢?分不同等级,据档案记载,皇太后年金二十两、银两千两,皇后年银一千两,少得可怜。 慈禧资料图 本文摘自:《安...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U-2飞机事件为何成了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的导火索?
1960年5月,一架侵犯苏联领空的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被苏联防空火箭部队击落。这起看似与中国毫不相干的事件,却导致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彻底破裂。 u-2飞机资料图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6年5月26日第16版,作者:佚名...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79年税制改革前税收曾被视为剥削人民的工具
文革期间,税收被视为是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非税论和税收无用论,甚嚣成上。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全由国家下拨,亏损则由国家补贴。这种大锅饭体制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到1979年,国家财政赤字已高...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以禁烟闻名的林则徐为何晚年赞同中国种植生产鸦片?
弛禁鸦片却是当时的主要呼声。一向以禁烟著称的林则徐,此时也赞同允许内地种植、生产鸦片。他所反对的只是吸食洋烟而不喜欢土烟。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林则徐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林...
2023-10-31 故事亭 历史趣闻
- 关于本站
-
故事亭是以故事为主题的网站,提供热门故事在线阅读,推荐优秀的故事小说,收集最经典的故事文章,让广大读者在故事中成长,在故事中学道理!
本站域名 www.gushiting.com 是故事亭的汉语拼音,方便大家记住域名,记得收藏网址哦!
-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