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关注微信 | 手机版
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 领取红包优惠券福利

网站首页 > 人生故事 > 成长故事 正文

机器迷詹天佑小时候的故事

故事亭 2023-05-11 成长故事

  1661年4月26日,茶商詹兴洪家喜得贵子,父母疼爱备至,取名“天佑”,想必是企望上天保佑吧。

  詹天佑的祖父曾在广州做茶行生意。由于经营有方,家境一度十分富裕。

  然而,待家业传到天佑父亲詹兴洪手中时,正赶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也轰掉了当时垄断中国出口贸易的官办“十三行”。包括詹家在内的一大批依附“十三行”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小商人纷纷破产。

  由于生活艰难,詹兴洪举家迁出广州,定居在南海县,改以种田为生。每逢节假日,詹兴洪还帮人写写春联,赚些钱来贴补家用。天佑的母亲陈氏是位勤谨耐劳、善于教育孩子的妇女。

  詹天佑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六个弟弟、妹妹。

  父亲对小天佑寄予无限期望。他经常给小天佑讲有关鸦片战争的故事。讲林则徐虎门销烟,讲外国人怎样角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

  小天佑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朝廷要革林则徐的职?”

  “为什么中国兵打不过洋鬼子?”

  父亲耐心地回答儿子的问题。他告诉小天佑:外国人取胜是仗着有洋枪大炮,而中国人没有。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洋枪大炮呢?”小天佑又问。

  父亲告诉他枪炮是用机器造的,而中国连造枪炮的机器还没有呢。

  “噢,机器可以造枪炮,那机器是什么样的呢?”

  父亲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小天佑从此对机器充满了好奇。

  詹兴洪有位好朋友叫谭伯村,在香港做茶行生意,经常来往于香港、广州之间。

  当时,英法资本主义的势力已经侵入了广东。鸦片、纺织品、机器和其他洋货源源不断地经香港输入广州,再由广州转运到中国内地。同时,他们又以低廉的价格从中国购买茶叶、丝绸和其他农副产品以及工业原料。广州成了洋货、土产的吞吐港。

  谭伯村每次从香港回广州时,总要到南海探望老友一家。他时常在经济上接济詹家,并给这个久居乡间的家庭带来许许多多有关外面世界的故事。

  小天佑总是认真地听谭伯伯讲故事,渴望着有一天能到外面的大世界里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故事里人物的经历。

  谭伯村非常喜欢小天佑。当他得知小天佑对机械很感兴趣后,就经常从广州、香港捎些工程画报给他。从这些画报上,小天佑认识了火车、轮船,还有好多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机器。

  谭伯村还答应小天佑,有机会一定带他亲眼去看看这些画报上的东西。小天佑真盼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见不到机器实物,小天佑就依照画报自己做了起来。有一天,小天佑还没吃完饭就要出去。在他跑出家门的那一刻,父亲忙问:“这么急,到哪里去?”

  “我要去制造机器。”话音刚落,小天佑已经跑出去了很远。父亲虽然知道小天佑很喜欢研究机器,但听说他要制造机器,还是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他就跟着小天佑看看他到底在干些什么。

  跟着儿子,他来到了村边的小河旁。只见河边已经聚集了一群和小天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他们有的挖土,有的提水,还有的和泥。小天佑除了指挥小伙伴们外,还亲自参与。只见他把和好的泥拿起来,照着口袋里取出的火车画报做起模型来。他首先从一节一节车厢做起。一节车厢做完了,他还要跟画报里的车厢比照一番。不像的车厢,小天佑就把它毁掉重来。虽然很费精力和时间,但他却坚持了下来。有时他的脸沾上了泥巴,额上也冒出了汗,小天佑却一点也不在意。

  经过好几个小时的努力,小天佑的火车模型终于做成了。父亲搭眼一看就惊呆了:火车模型简直和画报士的火车一样。其他小伙伴看到火车模型都聚集过来,他们都发出了惊叹声。

  小天佑7岁时,父母省吃俭用,把他送入南海的一家私塾读书。他对课堂上老先生讲授的“四书”、“五经”、八股文没有一点兴趣,他仍然醉心于画报上的机器。

  小天佑除了用泥土捏出各种各样的机器模型,他还搜集了一些机器零件。在他口袋里经常有捡来的小齿轮、小发条、螺钉之类的东西。看到别人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他总要凑过去看个究竟。看那些物品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些东西是怎样做成的。

  有一段时间,他对家里的自鸣钟发生了兴趣。自鸣钟为什么会自动打点?为什么会不知疲倦地走呢?他背着父母开始拆卸自鸣钟。小天佑今天拆一个零件,明天再拆一个,直到把所有零件全部拆卸了一遍,弄清了自鸣钟的构造才罢休。他还兴致勃勃、有条有理地把自鸣钟的原理讲给小朋友们听。

  看到小天佑对机器如此着迷,父亲非常高兴。他不断给儿子以鼓励和支持。

  1871年底,小天佑读完了私塾。

  孩子下一步做什么呢?詹兴洪为他最钟爱的长子考虑出路。是回家种田,还是出去当学徒呢?父亲当然希望能送二子继续读书。无奈家境贫寒,他甚至送儿子去广州学手艺的钱都出不起。望着天真、聪颖的小天佑。父亲深感愧对儿子。

  这天,正当詹兴洪为儿子的前途焦虑不安的时候,谭伯村兴冲冲地赶到詹家,告诉夭佑的父亲,清政府娶选送一批幼童去美国读书。

  为什么坚持闭关锁国在清政府忽然打算排留学生出国学习了呢?原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顾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现实,盲目仇外、排外,使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仍然停滞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状态。

  后来,随着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各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被打破了。中国由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了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工业原料的对象和倾销商品的市场。

  中国人民深受腐朽的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的双重奴役、压迫,清政府更把战败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变成苛捐杂税,强加到人民头上。老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人民不堪忍受这种双重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反抗情绪日益高涨。终于在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

  此时,清政府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奎宝殿”摇摇欲坠。为了挽救大清帝国垂死的命运,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一反原来仇外、排外的态度,转过头来与各资本主义列强相勾结,想借外国人的洋枪洋炮来镇压中国人民的起义,在和资本主义列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军事合作中,清政府内部一批与外国列强有过直接接触的官僚。

  形成了一个代表军阀、买办和官僚利益的新的政治集团——洋务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

  洋务派试图通过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兴办工厂、矿山,以及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等措施,来达到强国的目的。

  几经权衡,清政府批准了洋务派派遣出国留学生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清政府将招收120名12岁至14岁的幼童,分四批送往美国,应考地点设在上海和香港。



关于本站

故事亭是以故事为主题的网站,提供热门故事在线阅读,推荐优秀的故事小说,收集最经典的故事文章,让广大读者在故事中成长,在故事中学道理!

本站域名 www.gushiting.com 是故事亭的汉语拼音,方便大家记住域名,记得收藏网址哦!

微信公众号
最近发表